量子技术研究中心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9-14bat365在线官网登录入口量子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2016年12月28日,中心依托于bat365在线平台官网,接受交叉研究院领导。中心在葛墨林院士的组织与指导下成立运行,现在初步形成了包括赵清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Antili Niemi,六名青年骨干科研人员以及若干研究生在内的研究团队。中心成立的目标是将量子物理的前沿理论与压缩感知等先进技术紧密结合,以量子技术在微弱信号探测、蛋白质分析、国防等方面的应用为核心搭建研究平台。中心将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不断吸收优秀的国际人才,建立水平先进、特色鲜明的小型研究机构。
中心主要研究人员现包括:
葛墨林 院士
北理工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数学所教授。近期研究方向:Yang-Baxter系统、压缩传感理论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电磁波在复杂介质中的传播理论及其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电磁隐身、大气环境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赵清 教授
2001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1-2003年美国加洲大学博士后。
近期研究方向:压缩传感理论及其在量子物理、微弱信号探测与成像、相位恢复、蛋白质结构预测中的应用,生物材料表面改性。发表SCI论文80余篇。
张安宁 准聘教授
200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获得原子分子物理学博士学位;2005-2008年多伦多大学和卡尔加里大学博士后;2008-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副研究员;2012-2018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第十三研究所研究员。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包括Nature论文1篇,Phys. Rev. Lett.论文7篇;申请专利10余项,授权6项;主持国防科工局民用航天项目二项、总装“十二五”加强项目二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
近期研究方向:量子信息、量子成像、量子光学的实验研究,量子成像、量子遥感、量子雷达、极弱光成像的工程实践。
吴宁 副研究员
2006-山东大学物理系物理学专业,学士,
2011-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室,博士学位。
先后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南洋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化学系、马德里自治大学凝聚态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Phys. Rev. A/B、J. Chem. Phys.、J. Phys. Chem. Lett/C等期刊发表文章15篇。
近期研究方向:量子多体系统动力学、量子输运、电声耦合、強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极弱信号探测等。
徐大智 副研究员
200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学士,
2014-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博士,获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2014-2016年先后在南洋理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新加坡-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研究中心任博士后。在New J. Phys、Phys. Rev. A/E、J. Chem. Phys. 等期刊发表文章17篇。
近期研究方向:量子系统的测量问题与相干控制,量子热机与量子热力学,光合作用系统中的量子效应等。
俞文凯 副研究员
201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获博士学位,并获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Opt. Express、Opt. Lett.、Sci. Rep.、Appl. Opt.等期刊发表论文27篇,已获授权17项发明专利(含美国、日本发明专利各3项)和4项实用新型专利。
近期研究方向:压缩感知、极弱光探测、成像光谱、安全通信、超分辨、相位恢复、全息、荧光显微、计算照明成像、红外热成像等。
彭续彪 副研究员
2002-2008 bat365在线官网登录入口物理系物理学专业,学士,硕士
2010-2015 瑞典Uppsala大学物理与天文系理论物理专业,博士
2015-2018 先后在瑞典Uppsala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在Phys. Rev. E.、 J. Chem. Phys.、Annals of Physics、BMC Struct. Biol.
等期刊发表文章12篇。
近期研究方向:生物系统内的量子效应,蛋白质结构与动力学,蛋白质元器件等。
中心的研究方向:基础研究方向以极弱信号测量、压缩感知优化算法与成像为核心,目前包括量子信息学、全息成像、相位恢复、三维成像、矩阵填充理论及前沿算法等;应用研究以国防需求为导向,包括光子计数雷达、超分辨超灵敏成像、量子雷达、红外成像、高光谱成像、安全通信等。
超灵敏单像素压缩成像研究方向成果
极弱信号测量与成像光谱研究方向成果
全息成像与超分辨应用研究方向成果
三维成像与安全通信应用研究成果
量子噪声抑制方向研究成果
矩阵填充与量子交叉应用研究成果
非平衡环境中的量子系统研究成果
量子光场中有机分子输运问题研究成果
非正则环境中的量子开放系统研究成果
科研项目:已获国家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2013YQ030595)、863项目(2013AA1229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1675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1705007、11705008)、陆装等立项支持。
根据工作需要,中心现面向海内外招聘一批中青年优秀人才。
一、招聘方向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向:
1. 极弱光探测与单光子成像光谱;
2. 优化算法在相位恢复中的应用;
3. 量子成像、量子信息、量子物理前沿理论与实验;
4. 量子测量与调控;
5. 量子光学。
二、招聘人才类型及相关待遇
(一)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
(二)青年骨干教师:准聘教授、特别研究员、特别副研究员
(三)博士后研究人员
各类岗位的具体申报条件和支持措施见《bat365在线官网登录入口人才引进计划》http://renshichu.bit.edu.cn/docs/20180303103539314847.pdf
三、应聘办法
应聘者请将个人详细简历、学术代表作全文(5篇以上)、他人引用及评价、今后工作计划等通过邮件方式发送至中心联系邮箱并抄送学校招聘邮箱。
详细简历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学术兼职、负责或参加科研项目情况、代表性成果、重要论著目录、论著被引用情况等及联系方式。邮件中请注明应聘人才类型。
四、联系方式
量子技术研究中心联系人:赵清教授
联系电话:+8610-68918710
E-mail:qzhaoyuping@bit.edu.cn
学校引进人才及青年骨干教师招聘联系人:甘振坤 于笑湉
联系电话:+8610-68918577
E-mail:bitrcb@bit.edu.cn(学校高层次人才招聘邮箱)
学校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联系人:刘骁 张振世
联系电话:+8610-68912385
E-mail:bitbsh@bit.edu.cn(学校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邮箱)
中心每年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5-8名,博士研究生3-5名,欢迎对微弱信号探测与量子技术应用感兴趣的同学咨询报考。联系人:赵清教授。